一、信用信息修復的概念
概念:信用信息修復,是指信用主體為積極改善自身信用狀況,在糾正失信行為、履行相關義務后,向認定失信行為的單位或者歸集失信信息的信用平臺網站的運行機構提出申請,由認定單位或者歸集機構按照有關規定,移除或終止公示失信信息的活動。
修復方式:終止公示行政處罰信息;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修復其他失信信息。(具體流程如下圖)
適用主體: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二、企業必須做信用修復嗎?
企業在當下是必須要做信用修復的,現如今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的情況下,企業信用形象不光代表著現在還預示著企業未來發展。
企業信用就是企業一張公開的名片,展示的是企業成立你至今的誠信經營狀況是否良好、守信、守諾。隨著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越發完善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企業信用修復機制越發嚴謹和規范,企業信用修復事在必行。
三、信用修復—相關政策文件
• 《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復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58號)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的通知》(國市監信規(2021)3號)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的規定
四、處罰分類
1)行政處罰分類
1、市場監督管理局
2、應急管理局
3、生態環境局
4、自然資源局
5、消防局
6、財政局
7、市場監督管理局
8、稅務局
2)司 法 分 類
1、裁判文書
2、開庭公告
3、立案信息
4、失信信息
5、被執行人
6、限制高消費
五、企業失信負面影響
企業如有失信相關信息就不能成功獲得國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項目扶持款,企業從而享受不到國家榮譽和資金扶持帶來的助力。
企業發展得不到快速發展,嚴重的會給企業帶來退市和倒閉的風險,也關乎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的臉面,所以企業失信信息是要務必重視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