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為有效的對供應商生產、質量、管理及生產過程實施監控,發展維護穩定的供應商,確保供應商提供符合質量要求、價格適宜的產品,與供應商建立起長期穩固的供求關系,特制定本體系。
一、范圍
本管理體系適用于為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所有供應商。
職責
質管部
● 負責評估、審核、考評供應商。
● 對供應商產品質量實施檢測和控制。
● 對供應商生產過程實施控制。
● 對供應商質量事故下達NCR 報告,并跟蹤整改。
● 對問題供應商預警并做出處理意見。
二、技術部
● 項目評審
● 負責新產品制造工藝工裝方案審核
● 負責新供應商考察、評估
● 編制《技術要求》《質量控制卡片》
● 解決產品重大技術問題
財務部負責發貨產品結算。
三、管理體系
1. 供應商的選擇
新供應商
根據新產品或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的需要選擇適宜的新供應商。
選擇原則:遵循質量穩定、低價格、管理好、具有質量管理體系資質、誠信的原則,批量較大的產品盡量選擇兩家及以上的穩定供應商,以保
證穩定供貨和技術創新。
2. 選擇程序
1)采購部根據公司安排和實際需求及選擇要求向新供應商發出《供應
商調查表》。
2)供應商填寫《供應商調查表》完畢,附上以下證書復印件:
● 營業執照
● 組織機構代碼證
● 稅務登記證
●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3)質管部在接收到《供應商調查表》及證書復印件等信息后進行評審,
資料評審合格后依據產品關鍵程度確定是否需現場審核,若需現場審核
的由質管部組織考察審核小組兩周內對新供應商進行現場審核并出具
審核報告。
4)經現場審核合格的供應商可直接引入?,F場審核不合格的供應商可
以整改一次,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引入資格,市場部需要重新開發新供
應商。
5)資料評審合格不需現場審核的可直接引入。資料審核不通過新供應
商可整改一次,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引入資格,市場部需要重新開
發新供應商。
6) 選定供應商后需要簽定《質量保證協議》、《保密協議》。
3. 建立新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檔案,供應商檔案內容如下:
● 供應商的基本信息(設備、人員)
● 組織機構是否健全
● 是否具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 質保體系是否健全,質保能力如何
● 技術與研發能力如何
● 生產管控能力、產能和商務能力如何
● 成本控制及價格水平
● 誠信度
4. 老供應商
1). 老產品:根據供應商的產能、交期、價格、技術水平、質量水平等因素,
確實滿足不了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市場部需要向公司提出申請,
重新選擇供應商。
2)供應商的管理
發貨檢驗發現重大質量問題
● 一次抽檢30%以上不合格
● 連續2次抽檢10%~30%不合格
● 嚴重鑄造工藝、加工工藝及工裝錯誤
對釋放CPAR 報告供應商未得到有效整改的,均由質管部向供應
商釋放《供應商質量信息聯絡單》,提出處理意見傳遞至采購部,
責任供應商需在5個工作日內排查、整改,并在10日內給予有
效具體的整改回復,沒有發貨產品的除外,待再次下達訂單前
按此要求執行。
3)質管部于每月8日前將上月相關供應商質量數據匯總并進行分析。
4) 供應商質量信息分析評價
質管部每月根據相關質量數據對合格供應商排名評價,評價結果
每月10日前審核公布。
5. 考核結果預警機制
1)針對月度排名供應商建立三級預警機制(黃色、橙色、紅色)。
a) 黃色警告:檢驗尺寸超差或其它原因導致批量返工;
b) 橙色警告:一次檢驗30%以上不合格;
c) 紅色警告:出現批次質量問題導致質量事故經整改無效;工廠審
查不合格。
6. 預警轉換原則:
1). 一個月內被2次黃色警告或連續2個月被黃色警告或1年內累積
被4次黃色警告者為橙色警告;一個月內被2次橙色警告或連續2個
月被橙色警告或1年內累積被4次橙色警告者為紅色警告。
7. 預警處理:
1)被1次黃色警告的供應商限期一個月整改完畢,觀察期內質量完全
符合標準時恢復正常檢驗;經整改失效累積2次黃色警告升級為橙色預
警,必要時質管部將對其進行工廠質量審查,如工廠審查不合格將直接
給予紅色警告。
2)月度被1次橙色警告的供應商,列為重點觀察對象,采購部給予減
量10%-30%的處理;對于尚處在橙色警告觀察期中再次被黃色警告的供
應商,采購部給予30%-70%減量處理。對處在橙色預警期中的供應商,
觀察期通過方可恢復正常供貨。半年內未出現批次質量問題,從重點觀
察對象名單中刪除。
3)被紅色警告供應商,立即停供整頓,整頓后按新供應商引入程序進
行審查或重新送樣檢測確認,合格后方可供貨,否則從合格供應商中刪
除,采購部進入開辟新供應商程序。
8、供應商的交期管理
1)運營部根據客戶下達的訂單轉換成公司的訂單格式,及時準確的下達給
供應商。必須做到當天接訂單當天下達。
2) 供應商對下達訂單有異議時,采購必須及時與供應商進行協商解決;若
供應商對交期卻有困難,需要及時與客戶溝通爭得客戶同意進行變
更。變更后及時下達公司格式的訂單。市場部與質管部有與供應商
協調接納訂單的義務。
3) 供應商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如產品批廢、設備故障、天氣、停電等)延
遲交期,運營部必須及時告知客戶,取得客戶的諒解。
4)供應商連續3個訂單批次沒有按訂單交期完成,有必要更換供應商。
9、供應商的評審
9.1. 質管部每年末需要制定次年的《供應商評審計劃》,并按照計劃實施
評審。
1)對A 級供應商每2年進行評審一次。
2) 對B 、C 級供應商每1~2年進行評審一次。
3)質管部對供應商進行評審后在5個工作日內向公司提交《供應商評審報告》。
10、供應商的考評
1)供應商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對合格供應商實施考評一次,由考核小組組織考
評,根據評定結果對《合格供方清單》進行修訂。
2)考評對象:列入《合格供方清單》的所有供應商。
3)考評辦法: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實行評分等級制度,滿分為100分,分為A 、B 、C 、D 四個等級,等級如下:
● A 級:85~100分
● B 級:70~84分
● C 級:60~69分
● D 級:59分以下
11、 考評內容
● 交貨期(30分)——按訂單交期交貨完成情況
● 質量 (30分)——不合格品占有率
● 價格 (15分)——同類產品比較
● 配合度(15分)——售后服務、信息溝通與響應速度、對抱怨態
度等。
● 管理 (10分)——管理制度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健全、全過程質
量控制
1)供應商若連續2年被評為D 級供應商,則向公司提交《申請更換供應商報告》。
2)供應商的生產過程控制
3)實施檢測前,需要了解供應商的生產過程、生產設備、加工工藝工裝等要素。
4)設置供應商生產過程的主要控制點,控制環節。
5)供應商必須按公司要求提供其它相關報告和記錄。
6) 客戶質量反饋的處理
12、質量抱怨
1)根據客戶的質量抱怨,質管部必須在次日向供應商釋放CPAR 報告,供應商
在15個工作日內提交CPAR 報告。
2)質管部負責跟蹤落實整改結果,并及時關閉CPAR 。
3) 負責此產品的質檢工程師必須及時更新《控制圖》和《質量卡片》。
3) 負責此產品的質檢工程師必須向本部門提交《質量報告》,內容包括:
● 產生原因(自身、工廠原因)
● 改進意見(質檢工程師)
● 解決措施
● 跟蹤供應商整改結果
13、質量索賠
1)根據客戶的質量索賠報告,質管部必須在次日內向供應商釋放CPAR 報告,
供應商必須在一個月內提交CPAR 報告,重大質量事故需要向供應商釋放8D 報告。
2)采購部向供應商釋放《變動聯系單》,明確索賠數量或金額;供應商對索
賠數量或金額有異議,質管部負責與供應商商談索賠事宜。
3)質量索賠若供應商不認可,或不同意承擔全部責任,經反復協商無果,質管部將供應商意見向公司總經理上報,由總經理裁決處理意見。
4) 質管部負責跟蹤落實整改結果,并及時關閉CPAR 。
14、 供應商質量控制崗位培訓
1)質管部根據供應商產品質量管控情況,不定期的對供應商質檢崗位進行培訓;
2) 質管部負責對供應商質量檢查員現場培訓,隨時發現問題隨時培訓,對質量
有爭議時需要相互交流探討,或由公司對其進行核議;
3) 對重大質量事故,質管部需要到供應商現場召開質量會議,分析原因,研究解決方案,采取應對措施。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