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是工信部在借鑒IS0 9000、1S0 14000等國際通行的管理體系基礎上,總結提煉我國企業在信息化環境下創新發展的實踐經驗和規律,從而制定的我國首個覆蓋兩化融合全局、全要素、全過程的管理體系標準,對提升企業的兩化融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通常講的“兩化融合貫標”就是企業貫徹實施國家標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GB/T 23001-2017)和《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新型能力分級要求》(GB/T 23006-2022),通過管理評審的企業能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定證書。
1.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都有哪些?
自2013年首次提出以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不斷豐富完善,日臻成熟。目前已發布2項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和5項團體標準;完成3項國際標準和12項國家標準立項?,F已形成一系列普適易用、相互配套的標準體系。
2.如何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分級?
企業分級分類開展新型能力建設,實現能力能級的不斷躍升。
其中,新型能力等級包括:CL1級(規范級)、CL2級(場景級)、CL3級(領域級)、CL4(平臺級)和CL5(生態級)。貫標咨詢服務機構分行業、分等級、分規模分別開展貫標咨詢服務。評定機構依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先進性和成熟度對評定結果進行分級,包括:A級(規范級)、AA級(場景級)、AAA級(領域級)、AAAA(平臺級)和AAAAA(生態級)5個等級。
2022年初,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已全面實行升級版貫標,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可以申請A級(初始級)、AA級(單元級)、AAA級(流程級)三個等級的評定。等級越高對企業的數字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企業首先需要滿足基本條件,再對照以下各個等級的數字化要求來評估自己適合的等級。
A級:要求企業初步開展了辦公系統、ERP(具備供銷存財模塊)系統等信息(數字)技術應用,初步具備項目建設過程的策劃與實施的過程管控機制等。
AA級:企業需要應用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系統,例如生產企業應用的系統需要支持生產制造過程,即能夠實現自動生成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生產任務下達等功能。
AAA級:對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要求較高,企業所應用的相關系統需要能夠支持主營業務的集成協同,例如生產企業需要實現設計、生產、運維等環節的集成,采購、生產、交付等環節的集成,并且要實現生產管理和作業現場的OT與IT的集成。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GBT/23001)中并沒有限制行業和規模,但根據體系標準要求,應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成立時間一年以上;
2.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兩化融合工作具備良好的基礎;
3.企業所屬行業:生產制造類型企業,不限制產品所屬行業;
4.企業人數: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數在100人左右,如果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企業人數則無具體限制;
5.企業銷售收入: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規模以上企業最好;
6.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要有信息化系統或者將要上的信息化系統,包括ERP(企業資源計劃)、PDM(產品數據管理)、SCM(供應鏈管理)、CRM(客戶管理)、EDS (工程設計自動化系統)、MDS(經營管理與決策系統)、QAS(質量保證系統)、MAS(制造自動化系統)、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OA(辦公自動化系統)等;
7.財務保障:兩化融合需要公司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等);
8.信息化安全:企業要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有獨立機房的企業,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機房管理制度。
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由咨詢和認證兩部分組成,咨詢和認證分別由具備資質的專業團隊負責實施。北京智信科創擁有經驗豐富的咨詢團隊,與泰爾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賽西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十家具有認證資質的評定機構均有合作案例。
內審:試運行結束后進行,組織各部門進行內部審核,并對審核出的不符合項目進行驗證,約10天;
管理評審:組織相關部門和領導進行管理評審,約7天;
評定機構現場審核:由評定機構指派審核專家進入企業,對現場進行巡視、所涉及的文件進行查證,A級項目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連審,4天;
合規性審查:評定機構對現場評審老師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合規審查,約7-15天;
專家復核:由行業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復審,約15天;
簽發證書:公示結束后由機構制作紙質證書郵寄企業,約7-15天。
1.轉型升級:傳統企業在如今的市場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進行兩化融合貫標是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引導企業實施運營體系變革,為企業構筑信息時代核心競爭力提供體系方法。
2.實力認證:企業兩化貫標既是企業兩化融合水平的直接體現,又是企業綜合實力的一項認證(國家級工信部資質認證),若成為國家級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示范企業,還能夠起到行業的引領示范效應,對企業品牌影響力的傳播極具價值,彰顯實力。
3.競爭優勢: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為兩化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將技術進步、組織變革、流程優化以及數據分析利用等轉化為企業的新型能力,提高競爭力。
4.規避風險:通過頂層設計和運營體系,規避企業信息化建設常見問題和風險,護航企業良性發展。
5.提升管理:通過咨詢診斷及制度優化,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規范企業發展。
6.獲得政府獎勵:大部分省市對開展兩化融合貫標的企業給予貫標獎勵,如內蒙古地區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貫標評定的企業,達到5A級、4A級、3A級、2A級、A級的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天津市對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