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是制造型企業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尋求自我變革的契機。實現兩化融合不僅僅是技術、設備的融合,同樣是管理體制、商業模式的融合,是實現我國“智能制造”、“互聯網+”的必由之路。
湖南省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補貼,我們將兩化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相關補助文件總結后得到以下結論:
1.直接獲得政府資金補助50萬元。2.納入兩化融合試點后,對兩化融合的投入資金按照20%進行補貼。3.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政府資金項目、資質項目具備申報優勢。
湖南兩化融合的戰略一致性
經常有企業抱怨,公司的信息化投資價值難以體現,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發展戰略與信息化戰略之間缺乏相應的關系。企業缺乏一個動態、可管理的過程以保證信息化戰略的契合。GB/T 23001-2017正好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與信息化戰略的匹配提供了框架和具體步驟,并結合我國實際應用了戰略一致性模型。
湖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兩化融合體系的框架基于傳統的P(plan計劃)D(do 實施)C(check檢查)A(adjust改正)管理動態循環流程之上,創新性的提出了技術(technology)、流程(process)、組織(organization)、數據(data)四要素,簡稱TPOA,其中重點是P和O兩個要素。詳見下圖:
湖南兩化融合的四階段和六視圖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評估規范講兩化融合分為了四個階段,六個視圖,對量化融合的水平與能力進行了評估。四個階段按照融合深度分別是起步建設階段(初級)、單項覆蓋階段(中級)、集成提升階段(較高級)、創新突破階段(高級)。六個視圖分別是基礎建設、單項應用、綜合集成、協同創新、競爭力、經濟和社會效益。
綜上就是湖南省兩化融合的大概框架,湖南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較之一般得體系要復雜,涉及的企業部門較多,因此開展兩化融合貫標周期通常也要到6個月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兩化融合貫標過程中,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作用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