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記者從在北京召開的第7個世界認可日主題研討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累計頒發節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產品及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4479張,以節能產品認證為例,2013年獲得認證的節能產品共實現節能約4435.37萬噸標準煤、減排約1.63億噸二氧化碳。初步形成了與我國戰略需求相適應、與國際接軌的節能低碳認證認可體系,認證認可服務能源戰略、支撐能源政策、助推能源產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現。 據介紹,近年來國家認監委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和社會各界,大力推進節能產品、低碳產品、風電光伏產品、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認可以及碳核查等合格評定活動,建立了低碳產品認證等一系列標準規范和管理辦法,出臺了加強光伏產品檢測認證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了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項目,建設了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檢中心等一系列檢驗檢測技術平臺。 據有關專家介紹,面對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問題,如何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認證認可作為一個國家重要的質量基礎設施,其核心作用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在能源供應領域,認證認可是促進能源安全、高效、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落實節能減排基本國策、促進能源產業提質升級,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這一作用將更加明顯,表現在5個方面。 一是加快能源領域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規則制定進程,適應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及技術進步的趨勢,研發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認證認可評價技術及檢驗檢測技術,通過認證認可技術支撐作用,提升新能源產業的技術成熟度和產業成熟度。推動國家重點科研課題“碳排放和碳排放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等一批課題成果的應用,為認證認可在能源領域的深入應用提供技術儲備。 二是推動認證認可與能源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完善節能低碳領域認證認可制度體系和檢驗檢測技術平臺,繼續推進節能產品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在產業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低碳產品認證、風電認證、光伏產品認證等新領域認證。 三是建立和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低碳產品認證機構認可、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等認可制度,運用認可手段保證相關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的資質和能力,為能源領域合格評定活動的用戶、采信方提供能力證實服務。 四是健全能源領域采信認證認可結果的政策機制,在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考核、政府采購等環節采信第三方認證、檢測結果,鼓勵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在節能管理過程中購買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建立能源供應鏈各方的互信關系。 五是推進能源領域合格評定的國際合作與國際互認,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制定和國際互認機制建設,在保障能源全球化供應、促進能源國際合作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事務中,運用認證認可手段打破國外技術壁壘,維護國家主權利益。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