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是指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第三方的角色可以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認證機構"。認證機構是經國家批準認可的能獨立開展第三方認證的機構。
咨詢機構是為企業建立、運行體系提供幫助的中介服務機構。當企業自己貫標存在困難或缺乏信心時往往求助于咨詢機構的幫助,咨詢機構則通過提供咨詢服務獲取利潤。咨詢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是一種商業行為。
國內的大多數獲證企業是通過聘請咨詢機構來指導實施貫標工作的,一個優秀的咨詢機構不僅能幫助企業順利地通過第三方認證,而且對企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很有幫助。
為了確保第三方認證的公正性,國家明令禁"咨詢、認證一條龍服務",一個機構不能同時充當咨詢師和審核員的角色。
1、 通盤考慮性價比咨詢工作是一種商業行為,企業在選擇咨詢機構時,不應盲目追求低價位,而應通盤考慮質量價格比。
一個正規的咨詢公司經營成本中很大一塊是對咨詢人員的培訓支出;由于聘請了高素質的咨詢師而不得不支付高額的報酬;并且還需考慮咨詢的質量和企業獲證后的一些其他服務。
如果咨詢公司的報價很低,往往不能保證咨詢人員的素質,在咨詢過程中偷工減料,給企業在以后的體系運行中埋下隱患。
2、咨詢機構不能提供認證服務,咨詢認證一條龍服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有許多企業由于不能正確認識咨詢和認證的提供咨詢認證一條龍服務,一般的咨詢合同都約定當企業獲證時和同終止。而對企業來說獲證只是企業貫標的一個前期的階段。
咨詢機構提供的服務在時間上比較短暫,企業把對認證機構的期望強加給咨詢機構,要求咨詢機構做出超出其能力范圍的承諾(如保證通過初次認證、對審核組織的要求、認證費用等)是不可取的。企業的認證合同和認證費用都是同認證機構直接交涉的。
咨詢機構可以向企業推薦認證機構,或對認證費用做出估價,但不能對咨詢、認證費用進行總承包。
3、如何挑選認證機構?
2、認證機構的服務質量。
3、考慮企業本身條件與認證環境,可由咨詢機構提供參考匹配最適宜的。
2018年9月30日,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加強認證監測市場監管認證的工作通知》,認證行業內開始了整頓不正規機構的行動,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機構存在“認證檢測亂象”的問題 。
“認證機構則責令罰改”、
“認證機構資格吊銷、該機構認證機構發布的認證吊銷”、
“某某審核員被撤銷審核資質”
這些消息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不斷被傳出。其中:北京中聯天潤、北京國認檢驗、北京朗信聯合認證,沒能躲過認監委的法眼,原形顯露,最終直接被撤銷了認證資質。
北京中聯天潤在經營期間一直堪稱行業的標桿,而北京國認檢驗在3年多的時間更是發布了14831張證書,甩了很多老機構幾條街,之前的北京中鼎恒昌在被撤銷資質之前,也是著名的認證機構。這些機構的資質撤銷之后,企業的證書也只能隨之被注銷,認證機構跑路了,最后卻得讓企業來買單,讓眾多企業蒙受損失。
企業進行體系認證為避免如此情況發生,在進行認證機構挑選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判斷和決策:
01查詢認證公司的認證資質
首先我們可以登陸認監委官網,查詢該認證機構是否有相關的備案,無論該認證機構注冊地在國外還是國內,無論認證機構的規模大還是小,在認監委都是必須可查的。
02查詢認證公司的經營狀況
查詢認證公司的經營時間,是否有正規的辦公場所,審核專家的人員配置,以及成立以來的發證數量是否穩步增長。還可以在認監委官網對認證查詢是否有不良記錄,是否有違規行為。
尤其是在隨機抽查中是否為風險機構,如果該認證公司能夠長期通過認監委的檢查而沒有問題,說明該認證公司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03看認證的價格
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幾乎所有行業的價格都是透明的,隨著市場的波動,認證價格都只是在一個很小的區間內。如果認證公司給出的價格明顯低于正常的市場價格,企業就得認真思考了。
從最近幾個月被撤銷的大部分認證機構來看,都具備這樣的一個特點,低價吸引客戶,大勢斂財而后被撤銷跑路,完全不管曾經對企業的承諾,最后哭的還是企業。
04看認證公司的認證流程
認證公司認證活動會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進行,絕大多數的認證項目,機構都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安排現場審核,并且現場審核的時間長短也是有規定的,不能夠隨意變動。減少或者遺漏認證環節,都是不合理的。 認證機構也會面臨整改,情節嚴重機構撤銷,為企業頒發的證書也會失效。
最后憑借小編多年來的經驗,告訴各位千萬要警惕價格過于便宜、不需要現場審核、出證周期極短的機構,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也會砸傷人。一時之便帶來的也許是不可挽回的損失,認證是一件嚴肅專業的事,選擇正規的認證機構才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1.問:別人三天就能出證,你怎么不能出?
答:額,這………
2.問:別人都不用來現場審核,你怎么還要來?
答:額,這………
我的個乖乖,現在認證行業內卷這么厲害了嗎?哦不,這不是內卷,是違法、是詐騙?。。∧菫樯稌霈F這種情況呢?
根據《國家認監委關于運行自愿性認證活動執法監管信息上報平臺的通知》,各管理體系認證機構應當使用“認證認可業務信息統一上報平臺”,并于認證活動開始三天之前完成相關數據的上報工作。
《質量管理體認證規則》對認證審核時間進行了相關規定。
以上時間還不包括前期合同評審,一二階段時間間隔要求,不符合整改時間,以及案卷評審批準時間等
所以三天出證不可能
認證君著實想不明白,他們是如何做到“不到現場審核”的,是AR技術嗎,還是元宇宙?
上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規則》(其他體系認證規則均以此為基礎),已明確了現場審核的相關要求。
監委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上線實施“認證到”網絡簽到監管系統,要求“一次審核,兩次簽到”,簽到時需上傳現場首、末次會議照片。
并且在《“認證到”小程序-審核人員使用手冊》中給出了拍照要求示例:那么遠程審核行不行?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于2022年5月31日發布并實施了團隊標準《認證機構遠程審核指南》,從審核原則、遠程審核的條件、方案實施管理、人員能力要求等各方面進行了規定。
所以遠程審核?行
但是企業是否真的符合遠程審核的條件(包括各種不可抗拒因素),之前就有機構在不符合遠程審核條件的情況下對130家企業實施了部分/全部遠程審核,被罰沒32萬余元。
而對于企業來說,并不知道遠程審核后期還需要現場驗證,也不知道遠程審核會增加監管風險等等,得不償失。
很重要的一點,首先確定價格是否在合理的區間內。極低的價格就好比你去華強北買IPhone14。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認證機構發展報告》中著重指出:單張證書平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認證機構,作為日常的監控重點。
如果在正常的價格區間內,那就剩下拼服務了,畢竟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一分價錢、一分貨”
后來我找到了答案
“要不不就成假證了嗎”
——這又和假證,有什么區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