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主動公開)
益陽市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試行)
為進一步突出產業立市,加快建設“33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政策。
一、支持企業提質發展
1.對新入規的工業企業,給予8萬元一次性獎勵。
2.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國家級、省級復審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萬元一次性獎勵。
3.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4.對全市十大產業鏈中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上、5億元以上、1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清單,當年新增設備(包括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試驗檢測設備等)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新增設備購置投資的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對通過轉讓、收購等方式兼并重組益陽市域內工業企業,且實際出資額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按實際出資額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5.對被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省級新材料企業、原材料工業“三品”標桿企業、消費品工業“三品”標桿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6.對被科技部新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企業,給予3萬元一次性獎勵。
7.對成功申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首版次軟件產品、首輪次工程流片芯片、首套件基礎電子元器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重點新材料項目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8.對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工業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9.對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業強基(產業基礎再造)項目、“揭榜掛帥”項目,科技部公布的“揭榜掛帥”項目、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工業企業,分別按當年國家級項目資金的10%給予一次性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參與對應省級項目的工業企業,分別按當年省級項目資金的10%給予一次性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
10.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全國質量標桿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制造業質量標桿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11.對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并發布的工業企業(含子、分公司),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12.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的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新認定的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被科技部、省科技廳新認定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創新聯合體、概念驗證平臺,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科技部、省科技廳新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引才引智基地、科技合作基地、科普基地,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13.對被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中試基地(平臺)的工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中試基地(平臺)的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14.對主動對接大校大所引進或聯合開發高質量科技成果的工業企業,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在我市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產生經濟效益,并入選市科技局評選標志性科技成果的,按當年產學研實際支付費用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三、支持企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
15.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的工業企業,給予3萬元一次性獎勵。
16.對采購部署國產工業軟件當年投入2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采購金額的1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
17.對建設具有設備聯網、數據采集、狀態監測、參數設置等功能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對年度投入500萬元以上、聯網設備數量150臺以上的,按投入金額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
18.對被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兩化融合貫標標桿企業、數字化轉型貫標標桿企業、上云上平臺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5G+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和智能制造標桿車間的,分別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度內完成兩化融合貫標、數字化轉型貫標、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試點和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企業的,分別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19.對新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認證的民口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0.對新獲得海關AEO(經認證的經營者)認證的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四、支持生產性服務業、文旅產業賦能發展
21.對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新認定具有獨立法人的檢驗檢測中心,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引進具有相關資質的檢驗檢測公司、認證中心等生產性服務平臺企業(公司),當年服務50家以上工業企業的,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22.對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的數字化服務商,當年完成服務企業20家、40家、60家以上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23.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認定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新認定的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科技要素分市場,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區域(行業)科技要素市場工作站,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經省級部門認定備案的技術合同登記服務機構,按上年度認定的技術合同登記額的0.005%進行后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24.對被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新認定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25.對被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新認定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26.對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認定為工業遺產的遺產所有權企業(單位),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27.對當年通過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新增應收賬款質押融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年度融資實際到位金額的1%給予企業貼息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對當年通過股權融資方式新增融資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當年融資實際到位金額的1%給予一次性貼息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對當年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新增融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當年融資實際到位金額的1%給予一次性貼息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五、附則
本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原《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益陽市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益政發〔2022〕20號)同時廢止。
本市已出臺的涉及制造業發展的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條款,以本政策為準。
本政策實施細則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聯合制定。
本政策與《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市企業上市的若干意見》(益政發〔2023〕11號)、《中共益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益陽市關于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的若干措施(修訂版)〉的通知》(益人才發〔2024〕2號)、《中共益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益陽市2024年支持黑茶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益農組發〔2024〕5號)等政策不重復享受。 |